您的位置: 首页 >研培视窗>书香校园>详细内容

书香校园

书香润时光
——西场小学语文组共读一本书活动

作者:崔京凯 来源:西场小学 发布时间:2022-06-16 08:57:31 浏览次数: 【字体:

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为了帮助教师们开阔视野、增广见识、砥砺意志、升华情操,扎实专业知识,切实提高综合素质,2022期伊始,城东镇西场小学的教师通过读书以补充和丰富必要的理论基础,促进内在和谐与成长,养成主动读书、自觉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教师终生的专业成长。

教研组制订了教师阅读书目推荐和教师阅读书目推荐计划,开展多种形式进行督促阅读,比如同学科共读一本书、开展读书分享等交流活动。

e3ad93a9c51642f28005e88f4ce3c8a6.jpeg

2022年6月7日下午,语文组的教师们共读的书目是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

1b29b7fe8a564550a4bd7a9884f3c7a3.jpeg

《走向理性与清明》是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余党绪所写。他以思辨读写与公共说理的倡导与探索而知名。本书阐述批判性阅读的基本内涵、策略与方法,在批判性思维原理的指导下,探索整本书阅读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内容从篇章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比较开始,借以强调整本书阅读在思维训练中的特殊价值。然后从思辨的内容、思辨的过程和思辨过程需要处理的几组关系入手,借助大量的教学案例,阐述“思辨读写”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巧。

阅读过程中,那些动人的情节常常让老师们流连。大家不仅读得认真,读后感也总结得到位。

3983831f8a9e4e0aa4ff193a9d6eb21e.jpeg

朱媛媛老师说:读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似乎真的让我的思维更理性,更清明了。再次审视自己之前关于整本书阅读的设计都确确实实还停留在感性阅读引领的浅层面。学习余老师对整本书阅读之思辨读写的实施,再次打开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思维。

18a91cd2aa5843a89db6c763da742780.jpeg

王捷老师通过阅读,感觉到自己从前教过的书有些过于呆板,传授给学生有些观点的未免过于牵强。今后务必加强改正。

4a420a53a6e0485aaa60d3287c527ba4.jpeg

王慧妍老师认为:“文本中心”的原则,不仅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文本解读很重要,对于语文课堂中篇章阅读的文本解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只有经历对文本的不断追求与对自我的不断反思,对产生的共鸣或冲突、缺陷等进行分析与批判、反思与修正后,才能抽丝剥茧,准确定位,为提取教学价值做好准备。

cdc05ad0b689460e994be39bff360fb7.jpeg

万婧涵老师在阅读中领悟到:文本解读是发掘教学价值的第一步,如果解读偏离了文本,再精彩的教学都是南辕北辙。以《愚公移山》为例,不同时代的人、不同背景的读者对其有不同的解读,而教者在解读时,应始终从学习的意义层面,紧扣文本的体裁特点与其文体的阅读规律,在以作品为中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充分施展学生阅读的主体个性和创造性。

“最是书香能致远,读书之乐乐无穷”。读书,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享受!老师们一路读,一路成长,读书已成为老师们的一种习惯,一种最美的状态。愿丛台的每一位教师,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都能与书相伴,不忘初心,愉悦同行。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